宣传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工作 > 正文

高校工会建设问题与对策

发布日期:2011-12-12 作者: 来源: 点击:

高校工会建设问题与对策

作者:梁玉秋 郭凌云

一、高校工会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在京10家高校的调研,我们发现高校工会自身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在工会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人员老化、稳定性差、创新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北京交通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工会人员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首都经贸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工会人员的平均年龄也在40岁以上;大多数高校工会主要领导往往由要退休的人员担任,年龄偏大。他们固然经验丰富、善于解决各种复杂问题,但是也存在因年龄限制创新性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因在位时间有限,从而使一系列很好的政策措施难以长期持续和完善起来。在工会工作的年轻人员数量少,且流动性较大。可以说,大多数高校工会队伍的稳定性缺乏长效的保障机制。

在工会组织结构的设置方面,二级工会工作不太得力,二级教代会、“教工小家”的建设还不完善。虽然关于二级教代会建设的重要性已经形成共识,但是推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主客观困难。比如,有的工会领导谈道,他们有些二级单位规模过小,不易组织二级教代会;二级教代会建立的关键问题是权利下放,包括财权、人权等,但是现阶段还不太可能实现等等。此外,现有的各级工会组织还没有将改革后出现的一些编外人员吸收到工会中来。

在工会制度建设方面,工会工作缺乏长效发展机制,不是靠制度创新而是靠工会领导的个人能力推动工会发展。我们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很多工会的主要事务都依赖工会领导亲力亲为,有的高校在诸如工会课题开发、教工维权这类主要工作上,都需要工会主要领导亲自制定、亲自调解,工会其他人员只能负责一些后期的事务性工作,靠制度维系的工会整体的合力作用难以发挥。

在工会理论研究和思想认识方面,大多数高校工会已经意识到要实践胡锦涛提出的“服务、维护、组织、引导”八字方针。工会围绕教学、科研中心工作,服务于和谐校园建设的大局,而且对“维权”工作越来越重视。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对“维权”的理解过于宽泛,重点不突出,在“维权”这个新瓶中装的往往还是工会传统工作这些“旧酒”。

在工作内容方面,创新能力尚有待提高,对调研工作不够重视。目前,各高校工会的工作一方面大同小异,缺乏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活动,另一方面却又过于强调推出新品牌,而不重视创新原有品牌,焕发这些传统工作的新活力。

根据调查发现,这些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目前很多高校领导和行政职能部门对工会工作还不够重视。另外,工会人力、经费不足,群众对工会活动参与度不高等也是制约工会发展的症结所在。但不可否认的是,工会自身建设不够则是问题的根本。

二、对高校工会自身建设方面的建议

鉴于高校工会自身建设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做的比较好的工会的成功经验,本课题组提出如下建议:

培养工会工作人员的理论研究能力以提高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力。要使工会工作打开新局面,工会干部就必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作出新概括。要把握时代发展特点、高校改革趋势和高校工会工作规律,不断推进工会理论创新。例如北京理工大学将传统的教职工体检改革为“自主菜单式体检”,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北京师范大学于2005年11月成立了“北京师范大学工会发展研究中心”,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会也于2008年7月成立了理论研究会。通过深入调研,了解教工需求,工会工作的开展和制度的创新才有依据;通过开展调研和理论研究工作,工会系统中才能形成注重理论学习、注重工作探索、开拓创新的良好风气。

加强工会的干部队伍建设以增强高校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首先,针对目前高校工会队伍中年轻人思想状况不够稳定的问题,我们认为高校工会更应该注重自身队伍的思想建设。一方面要让那些思想性强的年轻同志充实到工会中去,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思想性不强的工会工作人员进行引导和教育。要通过理论研究,让工会工作人员认识到工会当今在高校发展中的特殊地位,认识到工会工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更好机会和途径,从而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自觉地把热情投入到工会工作中来。要通过思想建设,加强工会工作人员的群众观念和责任意识。

其次,针对高校工会年龄结构偏于老化和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我们认为需要更新工会的用人观念,按照“四化”标准建设工会队伍。北京化工大学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除了工会主席和副主席外,在选用工作人员时,开始限制年龄在45岁以下,并要求一定的相关专业和学历,但对工会的领导层却无此要求是其不足之处。考虑到种种情况,我们的建议是现行的政策,让年轻有为的、素质高、能力强,擅于沟通、协调各方面关系,擅于倾听群众意见的领导干部来做专职的工会领导工作,给他们以校级领导的待遇。

最后,应该加强对工会工作人员的培训,特别是需要从心理学、管理学、法律法规以及如何培养自身一种开放和包容的个性等其他方面知识的培训。高校工会的主要工作对象是广大的教学和科研人员,他们的专业知识强,理论素质高,知识面广,对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求很高,自尊心很强。工会要真正能够成为他们的贴心人,提高工会在广大教职工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工会人员人格的力量和知识的力量及工作方法就至关重要。

加强工会的制度建设以增强高校工会工作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首先,高校工会要积极主动争取参与和监督学校重大方针政策的权利,并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不因工会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当前高校工会工作的重心是参与劳动关系的调整,在积极推动学校改革的前提下,着重参与教职工聘任制及人事分配制度的制订及监督,确保各项制度在制订、实施过程中的公正、公开、合理合法,使广大教职工的合法的劳动权益和经济利益得到原始的保护。这就需要工会同党政部门沟通好,协调好,争取得到学校规范化、制度化的权利保障。

其次,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制度,积极推动高校管理民主化。一要健全教代会制度,努力提高教代会的质量和规格,扩大影响面,突显出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权威性;二要大力推进校务公开,使教职工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更具透明度;三要改进专门委员会的设置和人员的配备,提高代表的素质和参政议政的能力;四要完善教代会提案制度,提高提案质量,规范提案处理落实的程序,发挥提案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五要加强二级教代会的建设,让广大教职工的民主权利从参与最基层的管理得以体现。

第三,建立常规的诉求机制,进一步畅通学校的信息渠道,坚持重大事项的情况通报制度。努力做到重大政策在决定前征求教代会和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及时将学校的政策思想通过教代会和工会组织系统告知广大教职工,主动地将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建议反映到学校及各职能部门,沟通信息,理顺情绪,发挥好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第四,应该建立有效的工会工作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一方面对那些工作效果好、积极肯干的工会工作人员及分工会或工会小组给予强有力的正面激励,另一方面对那些不安心工会工作或工作没有成效的工会人员和分工会或工会小组给予强有力的处罚或约束,从而提高工会工作的成效和效率。

加强工会运行机制建设以增强高校工会工作的广泛性和深入性。要真正把广大教职工组织起来,使教工之家真正成为一个家,必须大力加强工会组织的网络建设。工会的最大优势是组织优势,只有发挥规模效应,才能最大程度上扩大工会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影响,在完善各项工作措施的同时,要努力健全自己的组织网络,形成规范的工作程序。只有这样,才能把教职工更多地吸引到工会中来,工会才有可能代表最广大教职工群众的利益。在这方面,北京化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做得就比较好。他们不仅有各个分工会甚至分工会的工会小组在努力工作,而且有各种的社团和协会遍布在职工之中,将广大不同群体的职工吸收到各种工会组织中来,深得人心。

要以勇于创新的精神,加强工会组织建设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实践需要。一是加强二级教代会的建设。应该将建二级教代会、建“教工小家”与本单位的建设和发展规划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得到党政的有效支持;更应该通过这些组织建设活动激发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将工会建设升华到为本单位建设和发展作贡献,维护个人权益的高度。二是要敢于把高校内编外的职工吸收和组织到工会中来,让他们在建设和谐校园和创造稳定有序的校园环境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要以一种创新的精神,大胆地尝试设立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新部门或机构,及时地解决新情况和新问题。(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选自: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0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