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欣赏

当前位置: 首页 > 阅读欣赏 > 正文

汶川地震带给我们的思考

发布日期:2008-05-22 作者: 来源: 点击:

最近,围绕汶川地震我看了太多的报道,也听到了太多的议论,一首首描写死去的孩子的诗歌催人泪下:《孩子,你别走》《孩子,快,紧紧抓住妈妈的手》《孩子,走好》。显然,在这场特大地震灾害中,房屋倒塌最严重的是学校,死亡最多的是学生,很多感人的事迹和诗篇都是围绕老师和学生而写的,这一切又都说明了什么?

不可否认,在这次地震中,党和政府的做出的反应是及时的,做出的决策也是大得民心的。特别是2008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公告: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国旗为普通国民而降,这是自公元前221年中国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2229年以来的第一次;是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59年以来的第一次;是自199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发生特别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可以下半旗志哀”,18年以来的第一次。难怪很多唐山地震的幸存者发出了“不平衡”的呼喊,这是多么强烈的反差啊!

现如今,国家地震局也把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的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的大地震,从最初报道的7.8级改为8级。这一个又一个举措,让我们欣喜地看到,政府部门敢于面对事实,对老百姓讲实话,说真话了。这是政府管理的一个进步,说明我们的政府正在走向成熟,我们的社会正在走向成熟。天灾,每一个国家都有,但是当天灾来临的时候,当你将真相披露给全世界的时候,你向世界展现的是一个国家的自信和政府对受难民众的深厚爱护。党和政府在抗震救灾中的所作所为是世人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并不能满足于现状。

知错必改固然是好事,亡羊补牢也为时不晚。然而,有些损失却是无法弥补的,譬如:倒塌的校舍和死去的孩子。昨天,我在网上看到《史上最牛希望小学,大地震中唯一没倒塌的学校》——在地震中屹立不倒的北川希望小学。文章写到: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有不少正在上课的娃娃都被措手不及的灾难永远地掩埋在了废墟下,然而,离北川县城15里路的邓家海元村山中的一所全国百强希望小学却在这次颠覆性的地震中顽强地存活了下来,不仅教学楼丝毫没有垮塌,而且正在该校上课的483名小学生以及教职员工都奇迹般地全部安全撤离。

看过这段文字以后,我不由得想起地震后的第二天,听一位从日本回来的老师说,日本人救灾是怎么怎么样的,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他提到,日本在地震当中屹立不倒的是学校的房舍,这跟汶川地震的状况刚好相反。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吗?几天来,我一直想看到能有人说说这个话题。今天,终于有人发言了,特转载如下:

把中小学建成避难的堡垒

曾伟的博客

地址:http://blog.sina.com.cn/zengweizengwei

媒体已经在质问:为什么地震中最先坍塌的却是最需要保护的中小学校?

捐款捐物之后,作为地产业的一员,几天来我一直在想:如何吸取灾难的惨痛教训,让我们这个自古以来饱受灾害的国家能在今后漫长的岁月中,尽可能的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和伤痛。

我认为,中国的建筑在设计理念和结构上可能需要一次革命。

三十年来我们提高了两次建筑设计标准。痛定思痛,仍然不够。目前的设计标准还是以钢筋水泥的钢性结构为主,这样的结构固然有道理也可以抵御相当的震荡,但相比日本等一些国家推广的柔性建筑结构,依然是落后的。拼装为主的柔性结构,可以在发生意外时给人们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给救援者减少搜救的难度,给生命更多的希望。

中国的建筑这些年来过于强调外观,园林和内部空间,粉饰和掩盖了一些在危难时刻可能会致命的缺陷.

在日本等多灾害的发达国家,中小学校本身就是默认的避难所。中小学人员密度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弱,所以建筑质量和抗灾能力要尤其的高。每当灾难降临,人群是要向坚固的中小学疏散的,那里会还有在城市里难得的空地——操场,难得的大帐篷——体育馆,等等。

全面提高中小学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标准,也应该是我们全社会的共识。

从大禹治水到李冰父子开凿都江堰,中华民族的文明本身就是一部与自然灾害搏击的历史,自然灾害也将永远伴随人类发展的进程,这是必须面对的事实。把学校,医院等建成应对灾难的坚强堡垒和诺亚方舟,是我们必须选择的选择!

(转载完毕)

相关链接:《灾难中,孩子给我们太多感动》

(顾文佳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