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会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工会 > 分工会活动 > 正文

“生命与成长”主题讲座 ——社会与心理学院工会特色项目“幸福创造营”系列活动

发布日期:2021-06-04         点击:

2021年5月19日下午14:00,社会与心理学院工会特色项目——幸福创造营系列讲座在学院南路校区主教楼218教室顺利开展。意象对话心理学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心理系副主任苑媛副教授做了题为《生命与成长》的专题讲座,讲座由社会与心理学院分工会委员于泳红副教授主持。

讲座围绕培养生命最基本的四种心理品质、读懂孩子0-18岁的内在心理以及做一名温暖的父母三大主题展开。苑媛副教授以清华大学刘海洋硫酸泼熊一案为例子,解读了孩子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心理需要,并借此向大家介绍了生命最基本的四种心理品质:信、爱、知、行。在场的老师、同学们都深受触动。

苑媛副教授强调,态度比方法和技巧更重要。与其担心自己因缺乏教育学或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而导致教养方式不当,不如给孩子们一个接纳和尊重的态度,孩子便能感受到爱与支持。此外,苑媛副教授还指出,陪伴的质量比陪伴的时长更重要。尽管工作繁忙,缺少了陪伴孩子的时间,但只要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一样能够让孩子感受到关注与陪伴。这番话缓解了为人父母的老师们心中的教养焦虑,也安抚了老师们心中因投入工作而感到对孩子照顾不周的愧疚之情。正如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所言,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足够好的父母。在这场“为人父母”的考试中,我们不必追求100分,只要60分,就能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最后苑媛副教授向大家呼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接纳,读懂孩子的心理需要,做一名温暖的父母!

参加讲座的老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讲座学到了如何读懂孩子内心,怎样与孩子更好地沟通,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地讲座或活动以助力老师们提升亲子教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