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倡导健康的身心,活跃教职工文化生活,离退休人员工作处直属工会小组于2008年7月10日组织会员到河北来源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 十瀑峡进行登山健身活动。
10日上午我们乘车到达白石山十瀑峡景区,按照计划安排好食宿地点;下午,进入农家院进行游览参观。
11日清晨,大家带着雀跃的心情开始了登山活动。河北涞源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河北省涞源县的南部,它包括涞源县的拒马源泉域及白石山,面积60平方公里。地质公园以白石山白云质大理岩构造峰林为特征,辅以十瀑峡花岗岩瀑布群和拒马源构造泉群等地质遗迹。白石山十瀑峡中溪水流淌4000米,穿行于山石之间,十瀑连叠不断,瀑上有潭,潭泄成瀑,瀑布水花飞溅。飞龙瀑落差48米,瀑面宽3米,如银河倒挂,声宏如雷,气势雄伟双龙瀑分两级跌下,落差60米,落差大。干旱时,水流细,显的非常秀气;丰水期,银帘高悬,景色诱人。连叠不断的瀑布溪水,在绿色苍郁的植被衬托下,更显出生机勃勃,使游人流连忘返。 “鱼鳞坡”为花岗岩的节理,在风化时呈层形剥落,形似鱼鳞,谷中溪水漫流,晶莹诱人。
十瀑峡的水源来自海拔1400米处的龙虎泉,它是花岗岩体内的裂隙水,是顺着岩体内的节理流出的。白石山的花岗岩有多组节理发育,但与十瀑峡的形成有密切关系是三组原生节理,产生瀑布并有落差是由于该处层节理发育。十瀑峡的形成是起源于高山上的泉水,在下泻过程中,花岗岩体的三组原生节理控制了流水的方向,又由于局部某一组节理特别发育,形成台阶式的小河底面,在漫长的过程中,由于局部有落差形成了多个瀑布,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十瀑峡景观。山区的阳光格外明媚,山峰也显得分外清晰,清新的空气让大家有一种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气温也很适宜。大家沿着蜿蜒的山路健步攀登,一路你追我赶,欢声笑语不断,时而驻足赏景,时而健步轻云,时而合影留念,山色美景尽收眼底。
一天的时间很快在欢声笑语中度过。这一天不仅使老师们得到了短暂的休整,锻炼了身体,增强了凝聚力,为下一步投入更加紧张的工作充了充电,还使全体会员再一次体会到了山区农民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态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我们不仅进行了登山健身活动,还通过住农家院、吃农家饭,亲自到农民种植的经济林果园、菜园进行采摘、品尝。使大家感受到了改革开放给京郊农民带来的真正实惠。同时,也加强了同事之间的沟通和了解,缓解了工作压力,使大家心情变得开朗起来。在高兴之余,大家非常感谢学校工会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对我处工会小组开展活动的支持和帮助。(离退休人员工作处直属工会小组)


